- 收入總額:27010387.25元
- 支出總額:23122739.73元
- 愛心人次:1152次
洪水和颶風、干旱等,這種超級自然災害對于生態系統固有的平衡來說,是一個巨大的短期的沖擊。因此它們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減緩是有短期負面作用的。
但是,就個別物種局部來說,又不盡然。矛盾都是辯證的、對立的、統一的。比如1998年的洪水中,十幾頭麋鹿從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逃出來,橫渡長江,逐漸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野化麋鹿種群。麋鹿的走出保護地,帶來野外種群的恢復,對曾經一度在中國本土消失的麋鹿種群來說,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。這類案例遠不止一例,其他一些受困于環境的一些涉水的物種都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。
對大型自然災害的全面的、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調查,以及對災害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做出全面的評估,是非常重要的。特別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,尤其重要。
大災之后常常有大疫,因為災情導致野外生命的死亡,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,都會伴生著一些特殊的致病微生物,迅速的傳播。所以通常講“大災之后要防大疫”。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,大災之后發生大疫(瘟疫的疫)。
但是大災之后防大疫,往往又產生帶來過度的消殺、消毒,這些工作,進一步又會給生物多樣性帶來一個比較大的負面的影響。
圖片來源:CCTV
所以,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清楚災害對生物多樣性的全面的影響?怎么樣來積極、客觀、正確地來應對災害情形下的生物多樣性?盡管有初步的認知,這是一個我們還需不斷學習的過程。
災害過程之中的圈養動物、寵物、牲畜、動物園觀賞動物等等,這些也都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的部分。應該努力減少它們的困境,解決它們的問題,釋放它們的壓力。
洪水中養殖中華鱘的逃逸危害生物多樣性
洪水中養殖中華鱘的逃逸危害生物多樣性
再有一點特別值得談的是,災害與生物多樣性的問題。
在我們城市建設過程之中,往往由于工業文明的慣常的做法和審美觀,存在沒有充分的給生物多樣性、給自然以充分考量的地方,比如堤岸、河道的硬化,就是一個工業文明的產物。它既對于災害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,是災害構成的一部分,也對生物多樣性有極明顯的負面作用。
所以,在災后重建的時候,格外的應該注意拆除、減緩這些問題。比如說我們很多城市公園水系里面都有防滲措施,借著這一次的洪水之后的重建工作,建議都把它去拆除掉。如果沒有防滲系統,那么水深大幅度不減緩,水的退去會有效的增加,地下水的補充會得到非常好的改善,而且的生物多樣性也會得到恢復。
2004年圓明園在建的人工磚墻硬化堤岸
如果大家不理解硬化的河道堤岸對于水患的負面影響,大家可以參考20年前印度洋海嘯之后的一些調研報告,硬化的堤岸的后邊,海嘯帶來了更大的損失。而自然的堤岸后面,損失會小很多。
現在我們北方普遍的存在著地下水超采、水位下移的情況,所以北方城市短期內解決洪澇的有效方法,是把現有的防洪工程、濕地進行稍加改造,就能夠變成這樣積極有效的良好措施。
(本文根據大風本人口述整理)
整理/Littlejane 審/linda 編/angel
往期回顧:
談大象遷徙與自然保護區、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108講)
為何說水景防滲工程是違背生態文明思想的?| 周道生態文明(第107講)
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,文明交錯間,要不斷學習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106講)
云南古茶樹是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101期)
我們今天要走的是什么道路,目標是什么?目標是強起來嗎?| 周道生態文明(第100講)
人類對于自然環境的改變,是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原因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99講)
生態興則文明興,秦統一中國不因水利工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98講)
如何正確地理解“生態文明”與“以人為本”之間的關系?周道生態文明(第97講)
如何切實做好長江保護?新京報訪周晉峰,談長江流域垃圾偷埋問題 | 周道生態文明第96講
“良食”與“人本解決方案”是推動可持續農業與糧食系統轉型的關鍵概念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95講)
放棄生命是一種順道還是逆道的行為?也談生命觀 | 周道生態文明第93講
生死之辯:肉體的永生、精神的永生及科技輔助下的永生 | 周道生態文明第92講
“民主”與“民本”是什么關系?周晉峰答“量子領導力”課程學員問 | 周道生態文明第91講
東西方比較視野下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:周晉峰“量子領導力”課程答問 | 周道生態文明第90講
野生動物救助的科學原則和倫理原則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89講)
尊重自然規律,從生態文明思想深入研究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88講)
警惕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變成“偽生態”工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87講)
“綠會智能”是不忘歷史,是收集、整理和服務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86講)
月餅過度包裝阻礙中國實現2060碳中和目標 | 生態文明周道(第85講)
在平行的平臺格局中,我們如何為生命服務?周道生態文明(第84講)
打造平臺,推動經濟發展協同“增質”丨生態文明周道(第83講)| RCEP 4C 2次會議
今年春節 “不回家”,單位許可員工錯鋒出行,減少聚集 | 生態文明周道(第82講)
給流浪貓狗投喂狂犬疫苗,促進健康與生物安全 | 生態文明周道(第80講)
湖北馬蜂窩蜇人因何而起?擾動因素有二 | 生態文明周道(第79講)
生態文明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貢獻,是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77講)
“生態工程”能做到真生態嗎?值得研討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76講)
道路交通生態文明建設的 “三不政策”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75講)
每一個“中國綠發會保護地”都蘊含著一批中國生態環保故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74講)
“隨時隨地,綠會保護地”的前生今世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73講)
我們對UNESCO人工智能倫理草案有意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9講)
生態文明:生物多樣性與植被病蟲害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7講)
從漏油案例,談環境修復與污染治理存普遍問題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5講)
后疫情時代,談談國內大循環如何促進高質量發展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4講)
為蜂農開辟道路,實現防疫、生產與環保多贏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2講)
大開門,迎接公共健康新常態,可以嗎?周道生態文明(第61講)
管理郵件快件要維護公共環境利益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60講)
封路下的蜂農轉場告急,亟需改善“兩個循環”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59講)
土壤生態系統保護,需制止電捕蚯蚓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58講)
月餅過度包裝為何總解決不了?莫讓國家標準成為攔路虎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57講 )
Biodiversity餐廳如何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?| 周道生態文明(第54講)
周晉峰談舊物回收兩原則、四層次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52講)
很多疏浚清淤治污工程都存在嚴重問題|周道生態文明(第51講)
為什么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?周道生態文明(第49講)
荒野與竜林:讓自然去演化,讓生命去流淌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8講)
建設、拆除和疏浚清淤工程,都應遵循生物多樣性評估和監測標準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7講)
“荒灘”不荒,植樹造林須因地制宜、保護生物多樣性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6講)
已建成的無環評紅崖山水庫橋,該不該拆?周道生態文明(第45講)
行動起來,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4講)
端午將臨 | 周晉峰:呼吁成立6.22國際反過度包裝日,保護生態環境從綠色包裝做起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1講)
綠會秘書長談穿山甲升級與藥典除名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40講)
解碼新發地和華南海鮮市場:各地應立即行動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39講)
如何讓國家聽到更多弱勢群體聲音?| 周道生態文明(第38講) | 南方周末報道綠會“兩會”建言平臺
周晉峰:綠色工程,亟需從根本上破解綠色思維缺失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36講)
新娛樂平臺怎樣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?周道生態文明(第35講)
節約=生態!"生態工程"需請生態志愿者參與籌劃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34講)
為什么我們要建立生物多樣性工作標準?周道生態文明(第32講)
南苑大泡子改建大型濕地公園,真的是保護生態嗎?| 周道生態文明(第29講)
致敬"大理五溪生態治理工程"的叫停者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27講)
“五會合一”的《動物防疫法》線上研討直播:立字立言的推動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26講)
“全國創新爭先獎”獲得者周晉峰:讓科技更好服務生物多樣性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25講)
保護誠可貴,更應大力避免生物多樣性重大破壞工程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二十四講)
森林旅游與生態旅游是不同或相反的概念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二十三講)
“小冀”以犧牲貢獻生態文明三示范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二十二講)
“生物安全”與“生態安全”是什么關系?周道生態文明(第二十講)
老齡化社會、社會組織與系統仿生學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十九講)
高原鼠兔要不要滅?以生態保護之名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十六講)
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挑點毛病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十四講)
“新新基建”建什么、誰來建、怎么建?周道生態文明(第十一講)
生物防治應作為"公益事業"予以大力支持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九講)
尼帕病毒、Disease X與森林康養 | 周道生態文明(第八講)